来源: 发布时间:2016-12-05 11:12:21 作者:
今年以来,国内兴起了一场知识分享领域的激烈角逐,果壳网旗下在行、分答与知乎旗下值乎、知乎live一度你追我赶。而随着值乎销声匿迹、知乎live屡遭诟病,近期,这场明争暗斗又发生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:11月底,知乎背后金主腾讯参与在行&分答A+轮融资,使在行&分答累计融资额超过2亿元。外界猜测,腾讯的投资将使分答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,而知乎或将被腾讯抛弃。
去年11月,腾讯带着“小弟”搜狗在知乎的C轮融资中砸下5500万美元,腾讯与知乎的关系曾度过一段蜜月期。彼时,腾讯将知乎看作弥补自身内容短板的一剂良药,双方你来我往打得火热,甚至几度传出微信将开放入口给知乎推送内容的风声。可是,为什么才过了短短一年时间,知乎就被腾讯打入了冷宫?
究其背后原因,这很可能与知乎一直缺乏清晰靠谱的盈利模式,在商业化困局中越陷越深有关。拿到腾讯的投资之后,知乎不惜以牺牲社区内容质量和用户体验为代价,寄希望于借内容红利的东风,趁势坐稳国内知识变现的头把交椅,加速知识变现的步伐:先后推出值乎、知乎live、知乎书店等产品,在功能上上线文章打赏、付费转载、内容转发等功能。然而事与愿违的是,这些产品和功能推出后几乎全都是雷声大雨点小,不但没能帮助知乎稳定盈利,没能促进用户产生更多的干货,反而给“软文营销”、“恶意刷赞”、“低俗段子”等提供了生长空间,好好的知识分享社区愈发像一个论坛大杂烩。
内容变现之路越走越坎坷,为了不让投资人失去信心,知乎不得不调转船头寻找更加“赤裸”的盈利方式,原生广告成了知乎为自己选择的下一条出路。如今,打开知乎网页或是APP,总有各式各样的广告映入眼帘。让用户无法忍受的是,这些广告被披上了“知识分享”的外衣,表面上是在分享干货,实则为了推销产品,不但让感受到几分掩耳盗铃的意味,更有用户在看完海飞丝的“干货”后,评论道:“你打广告可以,但不要忽悠用户,关键数据都没有,当我们傻子一样骗吗?” 在很多分析师看来,选择广告变现其实也反映出知乎的商业模式困局。
反观另一方,分答对变现的选择不但更加靠近知识,可操作性也更强。从产品上线之初,分答便以“付费知识分享”为基点,一路稳步发展。以最简单的“一分钟问答”为例,提问者付酬金给答题者,分答平台从中抽取10%佣金,如果问题被其他人感兴趣而选择“偷听”,提问者和回答者就可以平分偷听者1元的酬金。盈利方式清晰稳定,且在用户面前简单明了,更容易被接受,除此之外,分答的兄弟产品在行则走的是“知识咨询”路线,分答与在行的产品协同能够保障其商业化更具生命力和持久度。
至此,就不难理解腾讯为分答背书的理由了:与其投资一个靠纯粹知识分享起家但缺乏变现能力的知乎,不如直接投资为知识变现而生的分答;与其提携一个大V出走的没落社区,不如支持一个沉淀了高质KOL关系链的明星平台。另外,分答最初始的版本就发端于微信公号,在内容价值和流量变现方面和微信有更强协同效应,这是知乎做不到的。
知乎CEO周源曾说:“知乎已经没有机会按下暂停键。”似乎能感觉到自家产品被时代潮流裹挟前进的焦虑和不适。在社区内容质量日渐水化和失去金主的内忧外患双重打击下,知乎未来靠什么支撑不赚钱的知识经济?或许积重难返的知乎真的会像外界猜测的那样,底牌出完就被分答等竞争对手吸收、转化,不知到时的知乎又要怎样讲述它的故事。
新闻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