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 发布时间:2017-03-13 15:46:42 作者:
追风人王小川又错过了风口,这次是人工智能。
去年年底,搜狗CEO王小川在某卫视节目《一站到底》的舞台秀了一下自己,但是他有更大的野心——为搜狗机器狗的首秀探路。
2月初,搜狗的AI机器狗“汪仔”亮相《一站到底》节目,这是搜狗AI产品首次直观地展现在公众面前。虽然最终汪仔赢了人类选手,但还是引起了不小争议。从四面八方跑来的质疑者说,《一站到底》比拼的是知识储备和反应速度,这本就是机器的强项,汪仔展现出的并非AI实力。
在大多数人看来,AI意味着深度学习能力,能够模拟人类的思维、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,而不是简单的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。不过,王小川对于搜狗的表现是满意的,他曾公开表示,搜狗的AI更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,而谷歌做的事情过于广泛,更多的是在“秀肌肉”。
王小川的言论为他带来了更大的知名度,但更多的是质疑,这名被外界冠名的“技术神童”从来不缺关注,外界对他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。
王小川是技术出身,被理工男们戏称的“宇宙中心”的五道口就是他最喜欢的地方,这里是清华北大的根据地,这里也是王小川梦开始的地方。
少年小川一路被保送特招进入清华,21岁参与ChinaRen创建,27岁成为搜狐最年轻的副总裁,32岁全面负责搜狗的运营管理。顺风顺水的晋升之路给了王小川自信的资本。
“相信成功的时候,要相信自己跟别人不一样”,王小川说创业这些年,他会经常这样激励自己。在王小川看来,自己不是熬心灵鸡汤的人,但他也曾借着那本叫《秘密》的书谈“心想事成”的道理:“当你相信的时候,就会有力量来冲破阻力。”
在年少得志的光环下,王小川表现出了坚定、有理想的一面。不过,熟悉他的人会说,自信背后难免能有如履薄冰的惶恐。
虽然人称神童,但王小川说他也有当学渣的日子。21年前,还在读大一的王小川沉迷游戏导致考试成绩一落千丈,而暗恋的女孩也正巧花落别家。王小川形容那段日子“事事都不顺利”,于是他从地摊买来《完全自杀手册》研读,还顺手拎了一打啤酒,在宿舍楼顶醉的不省人事。虽然王小川最终并没有选择自杀,事情已经过去很久,但这件事所反映出其脆弱敏感的性格和较弱的抗压性,是王小川个人难以弥补的短板。
在那些跌入低谷的日子中,他明白,原来自己才是最大的对手。去年,在清华的公开演讲中,王小川承认自己有两大特点,一是每到新环境就会特别不适应,全面搞不定学业,需要很长时间去努力;二是要他做不理解的东西,他会完全无感。王小川本意是想借此说明坚持努力的重要性,台下观众却恍然大悟:搜狗事事慢人一步,原来是因为王小川本人适应能力差。
要说风云变幻,没有一个地方快过互联网圈。而王小川偏偏对外部变化不敏感,也不擅长做选择。他说。很多时候是被推到一个结果里面,只要一个事情还有进步的空间,就不会离开。这样的缺陷,王小川说得却很坦然,大概并不认为以这种性格闯荡互联网江湖有何不妥。当谈起自己的管理经,他甚至颇有心得,“公司经营应该多向生物学习,生物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基因,做公司也一样。”
显然,保守谨慎和缺乏决断力是一体两面,停滞到最后往往只能被迫跟风,失去主动权。
纵观搜狗十余年的坎坷进程。头两年搜狗好不容易熬过了的生存期,并且凭借搜狗输入法在PC时代占得一席之地,却和迎面而来的移动互联网浪潮失之交臂。等王小川意识到移动互联的威力,蓝海已经染红。
既然输在了起跑线,只能靠抄近路增加胜算。搜狗不惜铤而走险,通过自家输入法截取用户搜索请求,甚至强制用户安装某些APP,为此惹了多场官司,企业形象也一落千丈。总之由于入场太晚、资本乏力,搜狗始终没能摆脱被边缘化的命运。
如今,王小川被动的性格又直接导致搜狗错过人工智能的风口。当谷歌、微软、百度、亚马逊等科技公司在AI领域突飞猛进的时候,搜狗还抱守着三级火箭理论、新三级火箭理论的陈旧逻辑不放。直到去年三月,阿尔法狗大胜人类棋手之后搜狗才如梦方醒,开始频繁抛头露面大谈AI前景。
为表示对AI的兴趣和重视,王小川特地在阿尔法狗胜利后给搜狗放了一天假,名曰“狗胜节”。显然,搜狗想借着阿尔法狗蹭AI的热度,证明自己并未掉队。更有趣的是,2016年年底,当街头巷尾人人皆谈AI的时候,王小川说,三年前搜狗就认为未来将开启一个智能的时代,只是当时搜狗实力不够,没有做出突破性的产品。
不过,王小川对搜狗AI的理解仍停留在搜索领域,在他看来,能达到“问答”水平的搜索就称得上AI了,自然交互+知识计算是搜狗的终极追求。至于深度学习、图像识别,乃至AI在自驾、安防、健康、教育等领域的应用,搜狗从未提及。
十年前,搜狗原本以挑战者姿态入局,如今越来越难以摆脱追随者的形象。每当有时髦新词儿出现,搜狗总会跟上去发表几句看法,王小川也扛起公关大旗频繁出镜。几天前,当搜狗汪仔在知乎讨论区受到质疑,王小川再次赤膊上阵亲自反击,不料忙中出错,将网友质疑的帖子当成自家洗地贴点赞。事后王小川虽然取消点赞、辩白自己只是欣赏对方认真的精神,但仍略显狼狈。
有人说,搜狗的最大尴尬在于“越奔跑越落后,越跟风越掉队”。搜狗曾和微信合作,接入微信公众号数据,也曾和知乎合作,优化知乎搜索服务,但这都是为他人做嫁衣,搜狗只是疲于奔命,王小川大概并没有意识到症结在哪。
王小川曾引用克莱顿·克里斯滕森在《创新者的窘境》里的话为自己开脱:“在破坏性技术刚刚出现时,率先进入这些新兴市场的企业将赢得巨大的回报,并建立明显的先发优势。”这番说辞暗指搜狗的存在危机和创新困顿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。旁人这样评价也就罢了,搜狗自己这样想,未免少了反省的自觉。
“今年是很艰难的一年,世界真的是在崩塌当中。”几年前王小川半开玩笑地说出这句话,但却真真切切地道出了搜狗今日的囧境。今年年初,王小川自信地说搜狗年内将在美国上市,不过大股东腾讯仍然沉默,二股东搜狐仍然声称“目前上市没有时间表”,搜狗前路依然模糊。
2017年是AI决胜局的前幕,谷歌以君临的姿态在前,BAT虎视眈眈在侧,搜狗的未来是走向光明还是坠入深渊尚不得而知,好在迈入不惑之年王小川依然雄心依旧,继续向着这个已经错失先机的风口拼命追赶,无论结果如何,劲头令人钦佩。
新闻中心